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提升学历和能力是读会计专硕的根本目标。985、211财经名校,对于不少同学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于是不少考生都会考虑双非。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一、2021届就业
毕业生总人数 7165 人。
其中本科毕业生 5226 人,男女比例3:4。江西生源62.76%。
研究生毕业生 1939 人(包含硕士生毕业生 1907 人、博士生毕业生 32 人)。
毕业去向落实率1为 93.79%。
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 4857 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2.94%;
研究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 1863 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08%。
毕业生留赣人数为 2803 人,留赣率42.00%。
其中本科毕业生留赣率 35.17%,硕士毕业生留赣率 59.75%,博士毕业生留赣率 65.63%。
留赣毕业生主要的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留赣人数 985 人,占比 34.89%)、继续深造(留赣人数 880 人,占比 31.1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留赣人数 387 人,占比 13.71%)。
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
毕业生升入“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数占国内升学人数的34.63%。升入科研院所的毕业生占国内升学人数的 1.55%。
升学院校类型主要为财经类院校(占比 65.82%)、综合类院校(占比 17.37%)、工科类院校(占比 8.96%)。
毕业生升学最多的高校为本校,共计 1050 名(其中 709 名毕业生深造类型为本校的第二学士学位),占比国内升学人数的 52.55%,主要升学高校如下表所示。
本科毕业生第二学士学位深造人数 711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3.61%,各学院及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深造情况如下:
2、境外留学
出国(境)最多的国家为“英国”占比 57.25%,
其次为“澳大利亚”(占比15.46%)、“美国”(占比 6.52%)。
升入 QS前 100 强高校的人数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76.09%,
升入 QS 前 100-500 强的占比 13.77%。
1、就业行业
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制造业”(占比 17.38%)、“金融业”(占比 16.1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11.47%);
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金融业”(占比 27.0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16.56%)、“教育”(占比 13.82%)。
[图片]
2、就业单位
[图片]
分学历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其他企业”(占比 59.89%)、“国有企业”(占比 23.86%)、“机关”(占比 8.78%);
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国有企业”(占比 33.47%)、“其他企业”(占比 32.83%)、“机关”(占比 15.1%)。
3、就业地点
江西省就业人数占比43.59%),非江西省就业人数占比 56.41%。
非江西省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地区分别“广东省”(占比 23.14%)、“浙江省”(占比 7.81%)、“上海市”(占比 4.17%)。
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城市主要为“南昌市”(占比 64.64%)、“九江市”(占比5.39%)、“上饶市”(占比 5.39%)。
其中,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就业占单位就业毕业生的 66.00%,一带一路经济带就业占比 41.17%,长江三角洲区域就业占比 16.29%,京津冀区域就业占比 3.15%,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占比 22.43%,黄河流域就业占比 4.22%。
西部地区就业 192 人。
4、重点单位
在 500 强企业就业人数为 1058 人,占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 26.43%。
[图片]
[图片]
在金融行业就业人数为 833 人,占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 20.82%。
[图片]
[图片]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就业人数为 201 人,占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 5.03%。
[图片]
东北财经大学
(1)就业类型
2021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共有1800人左右。研究生就业率为96.21%,就业类型及就业率见图。
[图片]
(2)签约单位及地区
[图片]
毕业研究生从签约单位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民营企业(含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毕业生主要选择。
[图片]
毕业生就业地区中,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大连和沈阳。省外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和上海,江苏省、浙江省和四川省也有较多毕业生选择。
(3)部分单位
人才培养机制和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
[图片]
浙江财经大学
(1)就业率
2021硕士毕业生 396 人,浙江生源54.55%。截至2021年8月底,研究生就业率98.48%。
[图片]
(2)就业行业及地点
硕士毕业生中,有29人考取博士,62人成为机关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其中29人进入机关,20人就业于教育单位,13人就业于其他事业单位,108人被国有企业录用,17人到三资企 业工作。毕业生就业从事行业方面,从事金融业的有123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有20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的有44人。其中,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浙江财经大学位列全国75位,在浙江省属高校中位列第1位。
研究生中,80.89%的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就业,19.11%的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在浙江省就业的292人中,在杭州就业215人,占在浙江省就业人数的 73.63%。
(3)就业单位
硕士毕业生有51.8%以上从事商务、金融、财会、信息等与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行业工作。
[图片]
山西财经大学
(1)就业率
2021届毕业生共7400人左右,研究生毕业生中超八成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为 80.37%。
(2)就业地点
[图片]
山西省内就业主要流向了太原市(48.12%)和运城市 (10.06%);其中,研究生毕业生流向太原市的占比66.50%。省内生源中,69.92%选择留在本省工作;省外生源中,11.15%优先考虑在省内就业,59.67%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其中,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145.72元,专业相关度为83.15%,工作满意度为 91.50%,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88.55%。
(3)就业行业及主要单位
[图片]
[图片]
天津财经大学
(1)就业率
2021 年毕业生共有4100人左右,总体就业率为 90.45%。
(2)就业地点及单位
[图片]
共有2050人左右在京津冀地区就业,占比70.89%,其中就业于天津市的 1400人左右,占比 50%左右。其中,赴长江经济带区域就业336人,占整体就业人数的11.62%。赴粤港澳大湾区就业133人,占整体就业人数的4.60%。赴西部地区就业253人,占整体就业人数的8.75%。签约单位主要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分别占比42.93%和33.71%。
(3)就业行业
金融业位居首位,占比26.86%;第二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8.83%;第三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7.34%;第四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7.29%。主要涵盖商业银行11家,会计师事务所1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6 家,政府直属机构和政府组成部门2家。
其中,在选择金融行业的2021届毕业生中,签约银行系统的占76.15%;在选择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毕业生中,签约会计师事务所的占57.85%,其中签约“四大”的占签约会计师事务所的58.37%。
虽然这只是部分双非财经院校,但是大致可以看出,双非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去向主要还是银行、金融行业,不过随着互联网大厂和其他国企薪资待遇的逐渐提升,毕业生也有向互联网技术大厂工作倾向。
专业的就业前景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因此报考院校时也要看院校的就业前景。
可以通过查看院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了解就业情况,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此外,可以看一看往届的学长、学姐都去哪些单位就业,作为日后的参考。
既然选择了考研,也为之付出了很多,我们肯定希望最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院校报考难度与个人实力之间的差距多大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