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2-12 浏览量: 1260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审核工作已完成,经过相关专家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后,符合者名单如下。名单内考生可进入初试环节,考试具体安排稍候详见公告通知。

 

报名号

姓名

报考专业名称

20190001

于常晓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02

梁志强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03

周宇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04

魏震

运动康复学

20190005

马涛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06

周方园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07

马越斐

体育管理

20190008

王峰

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90009

许思毛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10

黄琴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11

辛飞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13

王欣欣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14

李玉婷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15

盛逸澜

运动康复学

20190016

姜桂萍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17

王汝雯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18

解正伟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90020

李传奇

民族传统体育学

20190021

章翔

运动康复学

20190022

曹峰锐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23

龚豪杰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25

傅钢强

体育管理

20190026

李欣

运动康复学

20190027

郑健

民族传统体育学

20190028

陈浩

民族传统体育学

20190031

章政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34

毛立伟

运动康复学

20190042

张艺帆

运动人体科学

20190046

王连

运动康复学

20190030

刘庆生

体育管理

 

请上述考生在2019年12月20日12:00前,将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和科研成果电子版打包压缩后发送至研招办邮箱(yzb@sus.edu.cn),文件名为“姓名+报考导师”。

特此公示,公示期:2019年12月16日-- 2019年12月20日,如对公示有异议,请在2019年12月20日12:00前,及时向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反映。

电话:021-65508093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

2019年12月16日

微信群二维码

收藏

备考知识库

推荐阅读

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方案

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9]105号)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及《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的文件精神,我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推免生”)。一、推免生报考条件及要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三)已经获得就读本科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四)创新意识明显,对学术研究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身体健康。二、报名9月22日起,推免生须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系统”,网址为http://yz.chsi.com.cn/tm)中注册、查询个人推免生资格及相关政策、填报个人资料信息。凡有意报考我校者,请于9月26日17:00前将个人简历(WORD或PDF版)发至yzb@sus.edu.cn,并在系统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填报志愿,接收并确认我校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环节。三、复试我校复试时间预计为2019年9月29日(具体以系统通知为准)。申请者在收到我校复试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至我校参加复试,未按时参加复试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方式为外语口试(仅限英语)和专业面试,部分专业项目的推免生还须参加体育技能测试。(一)复试时须提交以下材料1.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学生证(或在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本科应修全部课程成绩单(加盖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4.能证明本人综合能力的其他材料(如各类获奖证书、科创成果证明、外语水平证明、运动员等级证书等)。参加复试者必须当场签署考生承诺书,保证全部材料的真实有效,凡因弄虚作假造成不能参加复试或不被录取者,责任自负。(二)复试由5位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其中含1位英语面试专家。英语面试专家对推免生的英语能力按100分制独立打分,结果为英语面试成绩;5位专家对推免生的专业能力按100分制独立打分,5位专家的平均分为专业能力面试成绩。(三)体育技能测试由3位具有三年以上相关专业技能教学经历的专家组成,每位专家对推免生的体育技能表现按100分制独立打分,3位专家的平均分为体育技能测试成绩。(四)复试成绩包括英语面试成绩、专业能力面试成绩、体育技能测试成绩。四、录取(一)根据复试情况按复试折合分(折合分公式见附件)择优录取,推免生最终录取总人数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总人数的50%。(二)英语面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和体育技能测试成绩中有一项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三)未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到推免系统中回复确认录取,视为放弃我校录取资格。(四)在2020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五、咨询及监督联系方式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老教学楼127室)电话:021-65508093传真:021-65508097电子信箱:yzb@sus.edu.cn监督电话:021-65508137附件:申请各专业推免生复试成绩权重表1.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复试成绩权重表成绩类别满分比例备注1专业能力面试1007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体育技能测试1002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英语面试1001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体育专业硕士复试成绩权重表成绩类别满分比例备注1专业能力面试1006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体育技能测试1003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英语面试1001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新闻传播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休闲体育学、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体育工程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复试成绩权重表成绩类别满分比例备注1专业能力面试1009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英语面试10010%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查看详情 >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初审通过名单公示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审核工作已完成,经过相关专家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后,符合者名单如下。名单内考生可进入初试环节,考试具体安排稍候详见公告通知。报名号姓名报考专业名称20190001于常晓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2梁志强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3周宇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4魏震运动康复学20190005马涛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06周方园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7马越斐体育管理20190008王峰体育人文社会学20190009许思毛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0黄琴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1辛飞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3王欣欣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4李玉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5盛逸澜运动康复学20190016姜桂萍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7王汝雯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8解正伟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20李传奇民族传统体育学20190021章翔运动康复学20190022曹峰锐运动人体科学20190023龚豪杰运动人体科学20190025傅钢强体育管理20190026李欣运动康复学20190027郑健民族传统体育学20190028陈浩民族传统体育学20190031章政运动人体科学20190034毛立伟运动康复学20190042张艺帆运动人体科学20190046王连运动康复学20190030刘庆生体育管理请上述考生在2019年12月20日12:00前,将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和科研成果电子版打包压缩后发送至研招办邮箱(yzb@sus.edu.cn),文件名为“姓名+报考导师”。特此公示,公示期:2019年12月16日--2019年12月20日,如对公示有异议,请在2019年12月20日12:00前,及时向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反映。电话:021-65508093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2019年12月16日

查看详情 >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如下,请以下考生做好复试准备,复试流程见公告通知。20190001于常晓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2梁志强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3周宇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04魏震男运动康复学20190005马涛男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07马越斐女体育管理20190008王峰男体育人文社会学20190009许思毛男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0黄琴女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1辛飞男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3王欣欣女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4李玉婷女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5盛逸澜女运动康复学20190016姜桂萍女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17王汝雯女运动人体科学20190018解正伟男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0021章翔男运动康复学20190022曹峰锐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23龚豪杰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25傅钢强男体育管理20190026李欣女运动康复学20190031章政女运动人体科学20190034毛立伟男运动康复学20190042张艺帆男运动人体科学20190046王连女运动康复学20190038刘庆生男体育管理

查看详情 >
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拟录取名单公示

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拟录取名单公示根据《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方案》,经我院招生领导小组审定,现将我校招收推免生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序号姓名身份证号报考专业技能折合分数英语折合分专业折合分综合成绩1曹帅142601********1337民族传统体育学18.508.356.5683.362孙雨琪340304********0644民族传统体育学18.177.855.381.273李婧370883********4822民族传统体育学15.338.557.481.234王梓伯230104********311X民族传统体育学17.778.155.381.175许雅洁340603********0029民族传统体育学18.207.152.3677.666宁佃帅371424********2414民族传统体育学17.87752.7877.657刘一梦130602********1820民族传统体育学16.936.253.0676.198梁雅涵431322********0065体育教育训练学19.93960.989.839陈真黎341122********5623体育教育训练学18.07962.389.3710高朵210105********4026体育教育训练学18.52961.4688.9811王一凡210203********5521体育教育训练学18.7076388.7012陆云飞310110********5619体育教育训练学17.75960.987.6513裘莎丽330683********2025体育教育训练学17.738.561.3287.5514郑雨星320723********5628体育教育训练学18.338.959.9287.1515曹可心130105********0325体育教育训练学17.838.560.4886.8116赵佳玮142402********6312体育教育训练学16.938.561.1886.6117张娅琦210211********5825体育教育训练学19.536.560.4886.5118金晓宇330381********0514体育教育训练学17.078.560.6286.1919王晶330282********662X体育教育训练学16.137.562.4486.0720毕宁宁330204********4022体育教育训练学17.42860.6286.0421谭晓欢522725********712X体育教育训练学17.377.559.7884.6522宋献赋130425********7116体育教育训练学18.87659.0883.9523陈诗琴350822********0026体育教育训练学17.82858.183.9224朱瑞340303********0627体育教育训练学18.97756.9882.9525孙金月210624********3222体育教育训练学17.98855.8681.8426李懿航430111********3515体育教育训练学17.0585681.0527秦慧敏342623********0328体育教育训练学17.926.556.5680.9828杨行益340826********2254体育教育训练学14.53759.0880.6129陆海青441827********3623体育教育训练学17.35754.3278.6730李丹500224********1446体育教育训练学18.056.554.0478.5931张烜诚321088********5573体育教育训练学13.60652.572.1032杜鸿钰410402********5547体育教学29.407.346.9283.6233张雨竹500105********4222体育教学27.258.547.1682.9134于天贺130105********1216体育教学25.907.146.5679.5635章灵敏362204********7625体育教学25.437.244.477.0336何卓佳130102********1564运动训练30.008.553.7692.2637李佳原220211********4267运动训练30.00952.6891.6838黄怡欢445321********2221运动训练29.008.553.5291.0239倪伊晨310115********3227运动训练28.808.152.3289.2240李佩瑜410203********2528运动训练29.00851.8488.8441陈可320602********002X运动训练30.007.949.9287.8242郭崎琪500105********2522运动训练30.00750.2887.2843钱嘉祺330522********4728运动训练28.95849.9286.8744陈希锴321081********2414运动训练28.578.549.5686.6345吕哲宇330802********1612运动训练29.90848.3686.2646陈丽文350125********2429运动训练26.958.450.6485.9947崔雪君310113********1920运动训练25.838.451.7285.9548陆佳文310105********1222运动训练27.50850.2885.7849虞安娜332526********1124运动训练25.838.351.4885.6150李美珍350821********0466运动训练25.51851.4884.9951韦沫晴452226********5163体育人文社会学--9.282.2691.4652王全360403********1823体育人文社会学--9.479.9289.3253钟才艺360782********0029体育人文社会学--8.678.8487.4454宁紫卉210404********0649休闲体育--9.283.5292.7255韩东洋410325********0011休闲体育--982.9891.9856朱萌萌411327********3128休闲体育--982.6291.6257刘爽之310225********4080休闲体育--8.680.2888.8858任冰鑫140411********5628休闲体育--8.879.9288.7259林丽琼450721********7749休闲体育--880.2888.2860潘丽冰310225********2220休闲体育--8.878.8487.6461徐锦310119********5429体育管理--8.874.3483.1462余果420105********0427体育管理--8.973.9882.8863解生彤341122********1627体育管理--8.772.981.6064刘元梦510107********1563体育管理--8.972.3681.2665刘宇晨330902********1025体育管理--8.870.9279.7266杨全明412702********6919体育管理--8.270.5678.7667许一丹340304********1029心理学--8.580.2888.7868赵明明411282********4537心理学--8.577.9486.4469徐雨扬330481********0038心理学--976.1485.1470王怡萱210106********3321心理学--975.7884.7871洪圣艺310108********0548新闻传播学--9.182.9892.0872杨鑫141082********0075新闻传播学--9.581.5491.0473蔡宜静362229********0026新闻传播学--9.679.7489.3474夏嘉铖330381********0011新闻传播学--8.579.287.7075史澔昕320211********0427新闻与传播--9.379.5688.8676周佳怡231003********2025新闻与传播--8.279.9288.1277杨园园330411********2824新闻与传播--978.8487.8478程颖340822********2625新闻与传播--876.6884.6879张同舟140107********2212医学技术--9.583.3492.8480刘婵靖330683********2421医学技术--8.582.9891.4881康明130431********061X医学技术--9.580.6490.1482王鸣岐370302********2918医学技术--8.580.6489.1483张玉凤320324********3266医学技术--979.9288.9284吴呈呈330324********1027医学技术--8.779.3888.0885卢琳倩330481********4827医学技术--8.778.8487.5486李盼411425********9026医学技术--8.278.386.5087傅希雅150426********3429医学技术--878.386.3088刘依林510683********0326医学技术--8.677.5886.1889毛征130626********2620医学技术--8.476.8685.2690季慧321283********3429医学技术--777.5884.5891赵慧341221********5503医学技术--875.7883.7892赖西癸350628********2027医学技术--873.881.8093胡玲慧331082********0321运动康复--985.1494.1494曾紫薇430921********1321运动康复--9.279.7488.9495王颖祺640323********2020运动康复--8.880.188.9096刘俊140431********2423运动康复--8.578.4886.9897吴玉格410711********254X运动康复--8.278.386.5098祝露桃513122********3122运动康复--7.877.9485.7499陈雨梦330124********4026运动康复--876.584.50100程期琳440921********428X运动康复--7.875.0682.86101梁淑盈442000********094X运动康复--7.875.0682.86102郭纬娜411403********0922运动人体科学--983.8892.88103何畅爽510104********4579运动人体科学--982.9891.98104沈斌330483********6018运动人体科学--982.891.80105阮蔚淇330225********0022运动人体科学--9.580.2889.78106朱丹琳431026********7545运动人体科学--879.7487.74107郭绍瑜140581********0037运动人体科学--7.872.5480.34108黄运达330327********3012运动人体科学--8.569.8478.34公示期:9月30日-10月17日。公示期间,凡对以下拟录取人员持有不同意见,请联系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电话:021-65508093;邮箱:yzb@sus.edu.cn。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2019年9月30日

查看详情 >
关于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安排

关于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安排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校将于2019年9月29日举行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一、复试时间和地点日期时间事项地点9月29日9:00—11:00报到老教学楼127室研究生处12:30—13:30技能测试各场馆13:30复试新教学楼二、考生复试时须提交以下材料1.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学生证(或在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本科应修全部课程成绩单(加盖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4.能证明本人综合能力的其他材料(如各类获奖证书、科创成果证明、外语水平证明、运动员等级证书等);参加复试者必须当场签署考生承诺书,保证全部材料的真实有效,凡因弄虚作假造成不能参加复试或不被录取者,责任自负。三、技能测试要求和地点报考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专业的考生要求在以下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体育技能测试:田径、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击剑、举重;武术套路(包括徒手、器械)、散打等。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四、其他注意事项1.复试开始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复试资格失效。2.考生一旦进入候考场,直至面试结束,不得离开考场。3.考生进入候考场时不得携带一切有信息传输、储存、照相等功能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照相机、摄像机。4.复试过程中必须听从引导员的安排,遵守考场秩序,不得在考场区内做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5.考生结束所有复试后,必须立即离开考场,不得返回候考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等候复试的考生传递有关复试的任何信息。6.请考生妥善安排好行程,确保按规定时间报到和参加复试。考生因自身原因耽误复试,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7.其他事宜详见《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方案》。

查看详情 >
关于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第三批)、非全(第二批)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安排的通知

关于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第三批)、非全(第二批)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安排的通知各位考生: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校将于2019年4月24日举行应用心理学(全日制)、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体育教学(非全日制)、社会体育指导(非全日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一、复试时间和地点时期时间事项地点4月24日(星期三)12:00—12:30考生报到与资格审查新教学210613:00—17:00专业面试、英语能力测试新教学楼二、考生需携带材料1、初试时准考证;2、有效二代身份证或军官证;3、应届生出示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4、往届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5、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本校应届生不必提供)6、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调查表(下载见附件,报到当日提交,加盖红章)7、具有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考生请务必携带证书原件。8、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需带能证明符合加分条件的证明。三、其他注意事项1.复试开始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复试资格失效。2.考生一旦进入候考场,直至面试结束,不得离开考场。3.考生进入候考场时不得携带一切有信息传输、储存、照相等功能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照相机、摄像机。4.复试过程中必须听从引导员的安排,遵守考场秩序,不得在考场区内做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5.考生结束所有复试后,必须立即离开考场,不得返回候考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等候复试的考生传递有关复试的任何信息。6.请考生妥善安排好行程,确保按规定时间报到和参加复试。考生因自身原因耽误复试,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附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调查表》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2019.4.22附件【上海体育学院硕士招生政审表(2).docx】

查看详情 >
关于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复试的通知

关于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复试的通知各位考生: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校将于5月10-11日举行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具体安排如下:一、复试时间和地点时间内容地点5月10日14:00-16:00报到老教学楼大厅5月11日8:30-12:00专业面试、英语能力测试新教学楼二、考生需携带材料根据《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招生章程》,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需准备以下材料,并于复试时提供:1.《上海体育学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A4纸打印),签署姓名。2.身份证复印件。3.本科(大专)学历、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四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每学期均需注册;持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有教育部的学历认证原件及复印件。4.最高学历(研究生或本科)成绩登记表。应届生成绩单应加盖校成绩管理部门的公章,往届生的成绩单可从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5.专家推荐书。两位专家各填一份,需专家亲笔签名。6.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7.定向生需提交考生所在单位报考意见表。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8.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复印件及研究生课程班成绩登记表。9.3000字以上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复试时提交专家组。10.硕士学位论文一份。三、其他注意事项1.考生提前15分钟从新教学楼东门进入考场,复试开始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复试资格失效。2.考生一旦进入候考场,直至面试结束,不得离开考场。3.考生进入候考场时不得携带一切有信息传输、储存、照相等功能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照相机、摄像机。4.复试过程中必须听从引导员的安排,遵守考场秩序,不得在考场区内做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5.考生结束所有复试后,必须立即离开考场,不得返回候考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等候复试的考生传递有关复试的任何信息。6.请考生妥善安排好行程,确保按规定时间报到和参加复试。考生因自身原因耽误复试,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2018年4月30日

查看详情 >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如下:一.学校简介:见网页http://www.sus.edu.cn/xxgk/xxjj.htm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三.招生专业目录及相关要求(一)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学位类型、学习形式及学制拟计划招生人数第一单元科目第二单元科目第三单元科目第四单元科目备注040200心理学1.认知心理理论与方法2.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3.运动促进心理健康4.神经心理与体育关系学术型学位全日制3年20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100分)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1.体育历史与文化2.体育原理与哲学3.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4.体育与城市发展5.比较体育1561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02运动人体科学1.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2.运动适应的形态与机能研究3.运动损伤与防护4.生物力学研究5.运动营养与慢性疾病30614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学校体育2.适应体育3.一般训练4.专项训练5.体能训练65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1.武术历史与文化2.武术教育与传播3.武术训练与竞技4.民族与民间体育30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Z1体育管理1.竞技体育管理2.体育信息管理3.体育行政管理4.体育旅游管理256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Z2体育工程学1.运动工效学2.体育信息技术3.运动器材及装备的研发5618体育工程学基础综合(300分)0403Z3体育赛事运作1.体育赛事组织管理2.体育赛事营销3.体育赛事评估156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Z4休闲体育学1.休闲文化与体育2.休闲方式与体育3.休闲与体育旅游15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0403Z5运动康复学1.运动损伤与康复2.运动康复治疗技术3.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基础25615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300分)050300新闻传播学1.体育文化传播2.体育新闻理论与实务3.体育宣传与媒介服务4.体育融媒体实务20612新闻理论与业务(150分)801体育传播学(150分)101000医学技术1.康复治疗2.影像学技术与健康30617康复综合(300分)本科为康复治疗、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获医学、理学学士学位。3.兴奋剂检测5619药物分析综合(300分)045200体育体育教学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165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100分)346体育综合(300分)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35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045200体育体育教学专业学位非全日制3年65101思想政治理论或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100分)346体育综合(300分)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专业招收单考生4名社会体育指导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非全日制3年15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125400旅游管理专业学位非全日制3年20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100分)注:实际计划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数为准。推免生招生不超过总计划的50%,具体招生推免生人数以实际录取数为准。(二)综合专业科目的组成、分值及大纲详见http://yjsc.sus.edu.cn/info/1790/3869.htm四.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0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0年9月1日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相关证明须在复试时提供。(二)报名参加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条件(一)中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条件(一)中1、2、3各项的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2.限报专业:非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硕士(运动训练领域)。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4.获得过世界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六名或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前三名或全国三大赛事(全运会、全国最高等级锦标赛或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所参加的比赛必须是最高级别赛事,分站赛成绩不在序列中,现役运动员优先);或获得世界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三名或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冠军或全国三大赛事(全运会、锦标赛或联赛、冠军赛)冠军的教练员;或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且在近三年有国际赛事执裁经历的国际级裁判等。(四)同等学力的考生,除满足报考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不得跨专业报考。2.须已进修完相近专业的本科课程,需提供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单,复试时须提交。(五)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五.报名办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网上报名要求1.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2.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3.网上报名填报信息注意事项:①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②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专业目录中的一个专业。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③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④单独考试考生:须选择上海理工大学报考点。在完成网上报名后,于10月30日前(逾期不受理)将相关材料送至我校研招办审定报考资格,审定合格者方可到上海理工大学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⑤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⑥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⑦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⑧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⑨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现场确认要求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2.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参加我校单独考试考生须持我校《同意报考证明》。3.在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6.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7.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六.考试(一)初试1.初试日期: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2.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详情请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3.下载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23日期间,考生自行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4.初试成绩查询:http://yjszs.sus.edu.cn/(二)复试在国家确定初试成绩要求后,我校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具体方案另行通知。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休闲学,体育专业硕士的考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者,初试分数达到国家分数线,优先进行复试。具体方案另行通知。(三)调剂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准确发布接收调剂专业信息及调剂要求。考生通过调剂服务系统了解、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均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四)录取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考试院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复试不合格、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2020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定向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七.违规处理(一)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参与招生工作的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对在招生工作中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招生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还将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三)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四)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八.毕业生就业(一)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二)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九.学费、奖助(一)学费:全日制硕士8000元/年;非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13000元/年,旅游管理专业硕士25000元/年。(二)奖助学金:学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十.非全日制硕士学习形式学习形式为暑假集中授课。学校提供有偿住宿(仅限于授课期间);录取后的户口、档案、党团关系等保留原籍。十一.其他(一)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出示4门相关专业的本科成绩并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二)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时间另行通知。(三)香港、澳门、台湾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请参见《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港澳台学生攻读內地(祖国大陆)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四)请考生关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www.moe.edu.cn公开);登录“研招网”浏览查询报考须知和相关网上公告。(五)本招生简章执行过程中,如因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新规定,则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十二.联系电话及申述渠道研招办联系方式:021-65508093邮箱地址:yzb@sus.edu.cn研招办地址:上海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200438纪委电话:021-65508317

查看详情 >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为规范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优秀拔尖人才的选拔力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9]105号)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一、申请条件1、申请者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2、2020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二、招收专业及名额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可参照《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志愿填报。详见“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我校接收推免生总数不超过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人数的50%。三、申请与选拔考核程序1、推免生报名并填报专业志愿。推免生须按照教育部要求,在推免系统中注册、查询个人推免生资格及相关政策、填报个人资料信息及专业志愿。2、学校审核发出复试通知。经我校审查后,确定复试名单,并通过推免系统向推免生发出复试或不予复试的通知。推免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在系统中尽快确认是否同意复试。3、复试。复试面试时须提供本科期间完成全部应修课程的成绩单(教务处盖章)、获奖证书及各类科研成果、学生证、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复印件等相关材料。(详见复试方案)4、拟录取。我校通过面试、口试、技能加试等方式对推免生的理论基础、科研潜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经院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拟录取名单,公示期十个工作日。推免生需通过推免系统,在我校规定时间内,确定是否接受我校拟录取。经教育部审核通过后,于2020年6月寄发录取通知书。四、复试1、复试方式:分为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填报部分专业项目的推免生需进行体育技能加试。(详见复试方案)2、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审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020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申请者,取消录取资格。五、学费与奖助1、学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专业型硕士学制2年。2、奖助学金:推免生按学校有关规定享受新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同时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六、其他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因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造成不能录取者,责任由申请人自负。2、学习方式、就业等其他事项请参阅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3、已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无须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七、咨询及举报联系方式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老教学楼127室)电话:021-65508093传真:021-65508077电子信箱:yzb@sus.edu.cn监督及举报电话:021-65508137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学位类型、学习形式及学制备注040200心理学1.认知心理理论与方法2.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3.运动促进心理健康4.神经心理与体育关系学术型学位全日制3年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1.体育历史与文化2.体育原理与哲学3.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4.体育与城市发展5.比较体育040302运动人体科学1.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2.运动适应的形态与机能研究3.运动损伤与防护4.生物力学研究5.运动营养与慢性疾病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学校体育2.适应体育3.一般训练4.专项训练5.体能训练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1.武术历史与文化2.武术教育与传播3.武术训练与竞技4.民族与民间体育0403Z1体育管理1.竞技体育管理2.体育信息管理3.体育行政管理4.体育旅游管理0403Z2体育工程学1.运动工效学2.体育信息技术3.运动器材及装备的研发0403Z3体育赛事运作1.体育赛事组织管理2.体育赛事营销3.体育赛事评估0403Z4休闲体育学1.休闲文化与体育2.休闲方式与体育3.休闲与体育旅游0403Z5运动康复学1.运动损伤与康复2.运动康复治疗技术3.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基础050300新闻传播学1.体育文化传播2.体育新闻理论与实务3.体育宣传与媒介服务4.体育融媒体实务101000医学技术1.康复治疗2.影像学技术与健康本科为康复治疗、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获医学、理学学士学位。3.兴奋剂检测本科为生命科学、药学、化学类专业045200体育1.体育教学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2.运动训练3.社会体育指导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注:推免生招生总数不超过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0%,具体接收推免生人数以实际录取数为准。

查看详情 >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二、学制非定向博士生:三年;定向博士生:四年。三、报考方式: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两种。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考试选拔。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择优录取。2.申请-考核:具体要求见《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见附件1)。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可同时报名参加普通招考,按照对应的招生方式和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四、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3.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在职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等。③符合下列条件的同等学历人员。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至2020年9月1日),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15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须有两位专家的书面学术水平证明)、或近三年内(2017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5年9月1日后出生)。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7.持(国)境外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明。五、“申请-考核”制报名要求根据《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试行办法》文件要求,考生将申请材料在12月9日前送达或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请用顺丰或EMS快递至:上海杨浦区长海路399号老教学楼127室研招办俞老师收,电话:021-65508093,邮编200438,注:因选择其他快递公司造成文件不能按时送达或丢失等,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发表文章需见刊,学术期刊不含扩展版。六、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需准备以下材料,并于复试时提供(按序号顺序装订)1.《上海体育学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A4纸打印),签署姓名;2.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研究生同时还需要提供学生证复印件);3.本科(大专)学历、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4.最高学历(研究生或本科)成绩登记表;5.专家推荐书(两位专家各填一份)(附件2);6.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附件3);7.定向生需提交考生所在单位报考意见表(附件4),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由考生自行负责。定向生入学后档案在原单位保存。8.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复印件及研究生课程班成绩登记表。9.3000字以上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复试时提交专家组;10.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人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或符合条件的科研成果证明)。七、费用1.报名费:250元,报名系统内通过安心付平台直接缴纳。2.学费:10000元/学年八、网上报名事项1.报名时间:“申请-考核”制网上报名日期:2019年11月20日-11月30日。普通招考网上报名日期:2019年12月15日—30日。2.报名系统:登录网址:http://yjszs.sus.edu.cn/,(建议使用360急速模式或IE10版本以上浏览器)进入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平台,点击“博士报名查询系统”。报名期间网络平台24小时开放。具体流程(见附件5)。九、注意事项1.报名“申请-考核”制考生,请自行确认报名条件,因不符合材料要求或面试不合格者,报名费恕不予退回。报考“申请-审核”制考生也可参加普通招考,需再次缴纳报名费。2.考生需认真阅读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3.普通招考准考证领取:具体安排见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5.为了支持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6.联系方式: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俞老师021-65508093十、考试事宜1.普通招考考试日期:2020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见考试通知)。2.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3.同等学力考生参加政治理论及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考试第二日下午13:00-16:00,地点老教学楼127室。加试的两门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4.复试:时间另定,请实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十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考专业、研究方向、招生导师信息表所属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序号专业方向导师姓名拟招收人数是否招收审核制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运动训练王德新1是2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吴雪萍1-2是3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学校体育唐炎1-2是4运动与健康促进刘阳1是5青少年健康促进李有强1是6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吴贻刚1-2是7体能训练高炳宏1是8足球运动理论与实践龚波19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张庆文110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学校体育王丽娟111人类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蔡玉军112人体运动的动作与能量代谢黎涌明113学校体育舒盛芳114学校体育毛丽娟1是15运动与健康促进王兴1是16运动训练韩冬117学校体育刘新民118乒乓球运动理论与实践肖丹丹119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王毅120学校体育马艳红1武术学院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1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郭玉成1-2是2武术文化与社会戴国斌13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姜传银14武术与健康促进朱东15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刘静16武术教育与武术竞技赵光圣1运动科学学院040302运动人体科学1生物力学刘宇1是2运动免疫学陈佩杰1是3运动与脑健康娄淑杰1-2是4运动生物力学闾坚强1是5运动与代谢性疾病刘宇健1是6身体活动/运动与健康促进曹振波1是7运动与健康促进庄洁1是8运动内分泌王晓慧1-2是9运动与糖脂代谢王茹1-2是10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力学)傅维杰1是11糖尿病营养与运动干预肖卫华112运动康复王少白113运动与健康促进张春华114关节肌肉损伤力学张胜年115运动与机能代谢评定高炳宏1是16运动与健康促进胡敏117运动与健康促进朱琳118运动减脂张漓119运动能力表现组学与选材研究何子红120运动生物力学王向东121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赵杰修122运动与代谢性疾病衣雪洁123运动与骨健康;运动与能量消耗章岚124运动与骨质疏松、创伤性关节炎邹军1是25体育教育心理学;运动认知理论与方法周成林1-2是26无意识运动信息加工特征及机制李安民1-2是27运动技能控制神经心理机制张剑1-2是28运动认知心理学王小春1是29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任杰10403Z5运动康复学1运动机能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韩甲1是2运动神经肌肉控制王琳1是3传统康复基础与临床邹军1是4运动心肺康复吴卫兵15运动与心脏康复徐昕16疼痛康复王雪强17运动康复学陈佩杰1是0403Z2体育工程学1体育工程刘宇1是经济管理学院0403Z1体育管理1体育产业李海1-2是2体育产业与赛事经济黄海燕1-2是3体育产业与政策研究陈晓峰14体育产业经济杨倩15体育经济与管理曹可强16体育管理刘兵17体育管理吴殷18体育管理刘东锋1是9体育产业与管理高晓波110体育管理张瑞林111体育营销黄谦1传媒与艺术学院、休闲学院、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1体育人文路云亭1是2新闻传播学张盛13体育新闻传播张业安14体育传播杜友君15体育历史与文化郑国华1是6休闲体育王红英17全民健身与社会发展郑家鲲1-2是8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卢文云19体育伦理、法理与管理龚正伟110体育可持续发展邵桂华1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规模数和考生报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十二、各专业考试科目内容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外语科目一内容科目二内容1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2301运动生理学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2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2301运动生理学3401武术理论3040302运动人体科学方向序号1-24: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方向序号1-24:3201生理学或3204运动生物力学或3205生物化学方向序号25-29:2401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方向序号25-29:3203运动心理学(含心理研究设计)40403Z5运动康复学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3209运动康复综合50403Z2体育工程学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3204运动生物力学60403Z1体育管理2101社会学3501管理学(含体育管理)7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2101社会学方向序号1-4:3102体育新闻传播方向序号5—10:3101体育理论十三、初试科目只提供科目大纲,不另指定参考书目。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1002俄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1003日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2101社会学:社会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社会学的方法论;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及人物;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个体、角色、社会化、社会互动;组织与群体;社区;社会设置;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文化(传媒、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健康等);社会失范、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治理;社会变迁、社会转型(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等);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学。参考书目: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2401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科学方法;心理的神经机制;人的信息加工原理与机制;行为调节与控制理论与方法;人的心理特性理论与方法;认知和动作学习理论与方法;人格的测量理论与评价方法。3101体育理论: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简史(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的构成要素;体育的社会设置;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功能;体育的基本领域;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体育社会热点问题与体育治理;体育工作;体育公共政策。参考书目: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3102体育新闻传播:体育新闻传播考纲(50%):体育精神传播路径研究/体育媒体从业者素质培养研究、乒乓球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体育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乒乓球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体育节目传播样态研究、体育新媒体研究、体育传播与全民健身、体育视频制作与传输研究、体育VR研究。新闻传播考纲(50%):传统媒体改革与转型研究、新媒体舆情研究、数字媒体发展研究、媒体融合中的传播内容创新研究、自媒体传播特性研究、健康传播研究、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研究、国际传播研究、视频创作研究、语言与艺术传播研究。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3203运动心理学(含心理研究设计):运动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认知心理、情绪心理、心理技能控制、社会认知心理等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等。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3205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3209运动康复综合:针对人体不同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定;不同运动疗法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针对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康复治疗。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各占50%的比重,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体育教育理论: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原理;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国外学校体育及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热点问题研究。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理论与方法;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发展;武术文化与传播;武术教育与教学;武术训练与竞赛;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民间体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方法;民族传统体育热点问题。3501管理学(含体育管理):知识点重在考查考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和体育管理实践分析,要求考生懂管理知识,会识别、应用、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体育管理现象、矛盾和问题。考核内容:管理概念、管理对象与性质、管理思想及发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方法和具体职能等。考点(考试内容不仅限于以下考点):体育管理基本概念、对象与方法;管理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我国体育管理实践、改革、发展与创新;体育现象的管理学解释;国内外体育管理比较;体育管理案例分析;体育管理政策解读等。考核评分:管理学基础知识考点占50%;体育管理的实践与应用占50%。参考教材(考点内容不限于以下教材):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附件【118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doc】附件【博考专家推荐书.doc】附件【博考科研获奖表.doc】附件【博考单位同意证明.doc】附件【20网上报名流程.docx】

查看详情 >

评论

推荐项目

全国MBA调剂服务中心

    排行榜

    • MBA |
    • MEM |
    • MPAcc

    考研百科

    活动推荐

    更多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点击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

    登录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手机快捷登录

    我很不爽,因为

    网络钓鱼/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
    谣言
    政治
    色情
    您的举报已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