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南方医科大学
2020年招生火热进行中

立即申请加入

精选问答

我要提问

师资力量

更多 >

李婷婷

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传播病毒防治,重点开展丙型肝炎病毒免疫诊断与防治、病毒分子免疫学,为我国血液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领域历经10年时间,从事HCV嵌合病毒狨猴感染模型的建立、疫苗制备与免疫评价、HCV感染转归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构建HCV狨猴感染模型,突破了HCV免疫机制研究缺乏适宜的小型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技术瓶颈限制。鉴于缺少HCV感染小型灵长类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HCVGBV-B嵌合病毒感染狨猴,呈现典型的病毒持续感染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完全可以用于模拟HCV在天然宿主体内的真实活动状况,为深入研究病毒免疫清除与逃逸机制、以及疫苗研制和临床前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 (2)揭示HCV慢性感染转归的分子免疫机制,弥补几乎不可建立的HCV“窗口期”感染者研究队列的缺陷,为HCV及其它病毒慢性感染的免疫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持。 (3)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腺病毒载体HCV候选疫苗,制定疫苗免疫策略,利用建立的HCV感染小型灵长类动物狨猴模型进行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率评价,为进一步确定我国HCV疫苗体系及产业化方向提供关键理论、技术和材料支持。 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2篇,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IF 12.003)、病毒学领域权威杂志J Virol、输血医学领域顶级杂志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等;获授权专利4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等课题共计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973计划项目、广东省引进创新团队、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4项;2017年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珠江学者”,2016年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4年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南方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南方医科大学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学术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输血协会科研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Annals of Blood杂志青年编委。

李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强省专项资金项目—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广东省“211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风湿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国家“863”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广东省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成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对各类风湿性疾病有较全面的中西医诊治方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风湿痹病重点学科、南方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主要学科带头人,每年门诊、病房诊治患者逾万人次,患者遍及东南亚、香港、全国各地。作为风湿病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曾先后牵头负责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大型临床研究,多次参与药物临床试验以及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多项课题基础研究的平台上主持并完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关研究均以论著及科技进步奖的形式发表。2016年被评为 “羊城好医生”,以及“民众身边的好医生”称号。 主要科研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骨质疏松症等临床与基础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相关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面上5项,海外合作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攻关等科研课题计20余项,累计课题经费逾700余万元。

徐峰

徐峰,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攻方向脊柱外科(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微创治疗)。近年来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脊柱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占脊柱外科手术50%左右,其中包括: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狭窄症的扩大成形术,Quadrant微创系统下腰椎滑脱减压、复位、融合、固定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及腰椎滑脱,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等脊柱微创手术。主要专业特长:脊柱创伤、肿瘤、退变、侧弯的手术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等。获军队省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显微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脊柱神经专委会委员、SICOT中国部脊柱微创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副主任委员、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武汉培训基地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湖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审稿专家。

赵亮

长期从事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围绕结直肠癌转移的早期预警和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通过基于双向凝胶电泳联合质谱的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了一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蛋白,并分析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UT、Clin Cancer Res等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614,总影响因子111,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722,总影响因子80。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先后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在结直肠癌转移方面有着扎实的工作基础,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发现LASP1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LASP1导入能明显提高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运动能力(GUT 2010),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J Trans Med 2014)和miR-133a(Eur J Cancer 2013)能直接调控LASP1表达,后者通过上调S100A4(Clin Cancer Res 2014,封面文章)和S100A11(Sci Rep 2016)参与TGFβ介导的EMT过程,还能通过下调14-3-3σ直接调控AKT信号通路(Sci Rep 2016),共同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表观遗传学水平发现启动子甲基化沉默miR-490-3p能直接调控FRAT1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Cancer Lett 2016),以及miR-187通过多靶点调控SOX4PTK6NT5E参与TGFβ介导的EMT(Cancer Lett 2016),二者共同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上述研究为本项目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王新颖

一直致力于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与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明确了代谢变化规律,为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建立并完善了院内营养会诊制度,填补了医院空白,也成为国内其它兄弟单位学习模式。每年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病人数千人次,不仅改善了重症及疑难伤病员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而且为营养支持的规范应用提供了保障。参与组建中国第一个家庭营养中心并于2012年自行研发的国内首家家庭营养访视平台获得国家专利一项,目前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家庭营养支持治疗中心,现已成为亚洲具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家庭营养中心。积极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建立中国人营养代谢动态评价系统,建立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实施重症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研制出的新型体能增进剂,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提高了高强度训练时机体体能和训练成绩,减缓机体疲劳。多次组织和召开国际、全国(军)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营养支持培训班,听课总人数逾四千人。学员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的各级医疗机构,极大的推广了临床营养支持理论和技术。 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肠外与肠内营养》副主编,《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研究结果被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作为制定营养指南,加拿大重症营养指南的重要依据。并且研究结果作为主要内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等。多次参加国内外会议并获得2011年瑞典举办的第33届欧洲营养代谢大会研究者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仅一位),第40届日本外科代谢与营养大会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第一完成人),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大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第九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大会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多次受国内外研究机构邀请作有关重症病人营养治疗的学术报告。带领的团队2016年受邀在丹麦举办的第38届欧洲营养代谢大会上作大会报告,2018年受邀在美国临床营养周受邀作大会报告。

李欣

主要研究方向、特点和意义 多年来致力于心肺脑复苏后脑损伤、干细胞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在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免疫调理、线粒体转移治疗中枢神经损伤领域作了诸多探讨。以心跳骤停(CA)后脑损伤救治为研究方向,从基础到临床全方位开展研究。首创“心外膜致颤法”建立CA模型,被称为“最实用”的造模方法(Resuscitation, 2010)。利用磁共振形象地揭示了脑的微循环障碍情况(Resuscitation,2012)。系统评价了溶栓治疗微循环障碍而防治神经损伤的作用(Resuscitation, 2006),这些文章被国际、欧洲复苏指南引用,并成为国际多中心TROICA研究的立论依据。进而,发现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可以改善脑微循环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并从血流切应力角度探讨了其机制(Crit Care Med,2013),国际权威Hafeez S教授的评论文章称这是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有重要临床应用潜力。国内《医学参考报》在头版做了报道,认为蕴含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这表明CA后脑损伤的治疗正逐步走向光明。 国内外所处的学术地位 申请者现主持国家自然2项(另1项已结题)、省自然及省科委重点攻关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总经费逾400万元;已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著20篇,总影响因子50以上,总引用次数100次以上。《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刊文:“在急诊医学领域,SCI的高产优质作者集中在广州,李欣排首位”。入选中大重点青年人才、中山一院优秀青年人才,今年被人才引进到省医。其研究团队横跨省人民医院和中山一院两家广东最好的医院,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发了EECP这一本单位专利技术的新适应症,推进了其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研发的”互联网+CPR”一体化救治云平台已进入临床试用,开始建设大数据库开展临床研究。这在国内外均属首次报道究,具有良好的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为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The Anatol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杂志审稿人。

    注册

    已有账号,请点击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

    登录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手机快捷登录